“大而美法案”背后是中美能源之战
- 2025-07-08 18:06:37
- 208
法案签署,立即引起美国新能源巨头特斯拉CEO马斯克不满,并于当天宣布成立“美国党”。
“大而美法案”为何会引起多方矛盾冲突?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一、大而美法案
“大而美法案”是一项综合性立法,涵盖税收、社会福利、能源、国防、债务管理及人工智能监管等领域,核心目标是推行“美国优先”战略。
继续减税。
在企业方面,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21%的企业税率永久锁定,允许中小企业将合格业务收入的23%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在个人方面,针对限年收入小于50万美元群体,提高州和地方税抵扣上限,从1万美元升至4万美元;遗产税免税额从1100万美元提高至1500万美元;新增小费收入、加班费、部分汽车贷款利息免税等专项优惠。
削减福利。
在社会福利上,大幅削减低收入群体保障,此项举措主要针对移民群体。
一方面收紧医疗补助,19-64岁身体健全者需每月工作80小时方可领取补助,每6个月审查资格;禁止向无证移民提供医保,禁止拨款支持堕胎及性别转换治疗。
另一方面限制食品券发放,将领取年龄门槛从54岁提高至64岁,要求各州从2028年起分担5%成本,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搞高福利养懒汉,自己才是最大保障人。
强化国防开支。
增加军费,新增1500亿美元国防预算,重点投入无人作战系统、导弹防御及舰船建造。
管控边境,拨款700亿-1600亿美元修建边境墙、增聘执法人员;对寻求庇护者收取1000美元申请费,征收1%移民侨汇税。
扶持传统能源,取消绿色补贴。
废除清洁能源激励,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购车抵免,逐步取消风能、太阳能税收优惠,2031年起取消核电税收支持。
特斯拉将受此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约16万辆享受了7500美元购车抵免,占其总交付量的13%,摩根大通测算此项将导致特斯拉年利润直接减少9.6亿美元。其储能业务也会因税收抵免取消,而受到相应影响。
除此之外,法案将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的罚款设为零,传统车企,如通用、福特等,不用再去购买碳排放积分。
这对特斯拉利润影响才是最为严重的。
2024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积分获利28亿美元,约占其净利润39%,2025年Q1此项收入达5.95亿美元,超过当季净利润。
这也是马斯克和特朗普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
法案在减少绿色能源补贴的同时,不断扶持化石能源。法案允许开放联邦土地与海域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降低特许权使用费率,目标十年内原油日产量增加300万桶。
减税、扩张国防开支和扶持传统能源,都需要钱。
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指出,该法案将导致未来十年国债激增3万亿-4万亿美元,若不调整政府债务上限,财政将不可持续。
顶这么大的阻力,特朗普为何要大费周章搞化石能源产业,甚至不惜和马斯克反目?他不知道这是落后能源,将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么?
除了讨好共和党的金主爸爸,通用、福特等这些厂商,就没有其他原因了么?
这还得从中美能源发展现状讲起。
二、中美能源发展现状
特朗普钟情于传统能源,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其上任总统任期内,就曾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摆脱发展化石能源的桎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天然气出口国,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其2023年原油出口额高达1170亿美元!
但在新能源发展上却明显落后我国。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清洁能源出口上,我国完成650亿美元出口,美国仅完成30亿美元出口。
在太阳能电池板和模块上,我国完成400亿美元,基本占据了全球的出口总额。
就在去年,我国安装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比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还要多。
我国目前拥有近70万项清洁能源专利,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同时全世界生产电动汽车或风力涡轮机磁铁的原材料“稀土”,约70%产量在我国。
我国在核能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现有31座在建反应堆,几乎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而且还宣布在下一代核技术和核聚变方面取得进展。
虽然化石燃料使用,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日益严重的干旱和风暴,可能改变洋流和全球天气模式,会扰乱粮食生产,加深生物多样性危机等。
但这不是美国关心的。
曾在天然气行业担任高管的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将气候变化描述为“建设现代世界的一个副作用”。
从美国能源的角度来看,继续占据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
同时美国也没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动力,这无疑是给我国做嫁衣。
“大而美法案”,为特朗普所说的美国“能源主导”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这将消除对外国新能源的依赖,尤其是对我国等竞争对手的依赖。
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正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进。
我国自身没有多少容易获得的石油或天然气。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达72.2%,国内自产原油仅占27.8%。
同时进口的原油生产国主要集中在中东,极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影响,导致能源封锁。
最近伊朗几乎所有的石油出口都卖给了我国,这凸显出我国依赖政治不稳定地区获取能源的危险。
因此消除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转而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其经济提供动力,才能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
世界能源格局将因此发生变化。
在中国主导从专利技术到基本原材料的清洁能源行业的同时,
特朗普政府也在利用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强大影响力,来维持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三、未来全球能源格局
我国正在依托新能源技术和规模优势,加大海外出口力度。
这些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张世界地图。
在沙特阿拉伯,中国企业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同时还有与之配套的太阳能发电场。
在土耳其,中国在向传统欧美客户供应核反应堆。
在巴基斯坦,中国已经在建设该国最大的核电站。
在巴西建造风力涡轮机,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电动车。
在肯尼亚北部建成了非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而在非洲各地,比如赞比亚等富含清洁能源技术所需矿产的国家,我国为各种项目提供的融资。
根据研究机构气候能源金融的数据,自2023年以来,我国企业在海外清洁能源制造、发电和输电领域的投资达到1680亿美元。
这是我国在积极践行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也是在不断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美国正在走一条不同的道路。
积极推动向其他国家销售更多的化石燃料。
特朗普上任数月即扫清出口障碍,敦促外国政府增加购买美国天然气。
连乌克兰这样急需美国军援的国家,也不得不表态将购买更多美国天然气。
油气赋予美国地缘政治杠杆,能源转型对美国非常不利,美国不能把地缘政治和经济阵地拱手让给中国。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作者戴蒙德曾研究全球技术创新历史时,提到一个观点。
新技术可能会威胁到现有社会精英的权力和地位。
而依赖旧技术的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会抵制新技术的引入并延缓该技术的采纳和应用。
而现在那个旧势力国家已成为美国。
- 上一篇:迪士尼蜂蜜罐拍照是男人的必修课
- 下一篇:宋江谁允许你变成这样了